“低投入”“高回報”“保障本金”……
那些說得天花亂墜的“天使投資”項目
是不是很讓你心動?
當心!你遇到的很可能是非法集資!
1.這個“理財公司”的投資項目都是騙人的!
日前,陳某某成立了綿陽某投資理財有限公司,未申請、更未取得金融機構相關資質。從2015年開始,陳某某通過網上串聯(lián)、發(fā)放宣傳單、制作宣傳展板等形式,公開宣揚多個投資項目,并承諾每月按投資金額的1.5%至2.0%向集資群眾支付數額不等的利息,并承諾到期返還本金。
截止到2021年底,共向120余名群眾非法集資1500余萬元。
案發(fā)后,陳某某雖認罪認罰、向集資群眾退還1000余萬元,但仍有300余萬元集資款無法歸還。
2022年8月,本案被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。
2.這種“養(yǎng)老公寓”投不得!
從2016年開始,孟某某等人以其成立的永某康公司的名義(該公司沒有金融機構資質),以投資老年公寓、養(yǎng)老為噱頭,采取電話網絡邀約、發(fā)傳單、現場宣傳等方式向群眾募資,承諾連續(xù)三年內每年給予返息,公司按照吸收資金的30%進行提成。
到案發(fā)時,該公司非法集資總額達3100余萬元,涉及投資群眾700余人。
目前本案已偵查終結,移送審查起訴并終審判決,主犯孟某某犯集資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,其他案犯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和緩刑。
3.“高科技”投資即回報信不得!
涪城區(qū)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無權辦理金融存款業(yè)務,其經營者彭某、趙某某等人卻對外宣稱其項目系高科技概念,以網上公開串聯(lián)打電話、發(fā)傳單、設置展板等形式,向社會不特定人群吸收資金。
從2015年開始至案發(fā),該公司非法集資280余萬元,涉及集資群眾30余人。
目前該案偵查終結,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。
綿陽警方提醒:
?未經依法批準,任何企業(yè)不得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集資。
?群眾在獲悉借貸投資信息時,應初步了解企業(yè)成立的時間、規(guī)模等,參照同行業(yè)內大型企業(yè)的經營情況、利潤率等,進行綜合判斷。
?對于親戚朋友的介紹、推介,要考量資金是否能夠保障安全,有關項目是否合法合規(guī)。在向自己不熟悉的對象出借資金或投資時,切忌傾囊相授。
?出借或投資周期短,并不等于資金安全系數高??梢砸髮Ψ交蛘咄扑]人提供合法真實的抵押或擔保。
?高額回報往往是非法集資的一個陷阱。對于沒有任何實體支撐的借貸或投資,尤其需要高度警惕。
?老年群體往往成為非法集資的受害者。請謹慎對待以發(fā)放投資理財宣傳冊、贈送柴米油鹽等形式的各類宣傳活動,不要輕易參加所謂的推介會,不可輕信所謂的項目前景。
相關法條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
第一百七十六條
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,擾亂金融秩序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。
單位犯前款罪的,對單位判處罰金,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,依照前款的規(guī)定處罰。